整合營銷推廣方案實例,六種方法玩轉企業整合營銷傳播
寫在前面:隨著互聯網以及移動互聯網的迅猛發展,新的營銷方式、營銷載體不斷涌現,如何擁有多渠道整合營銷的能力,構建和豐富自己的知識體系,更好的為企業、品牌的發展帶來量、或者質的提升,著實考驗著每一個企業營銷人員。就筆者目前的知識體系以及工作經驗來看,我們可以從這樣幾個方向來努力和發展:
1、對品牌、目標用戶以及行業的高度認知;
2、對單一營銷渠道或者方式的深度了解,以及對其他渠道的廣度了解;
3、由品牌、用戶、渠道、內容做支撐而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營銷策略+方案計劃+執行規劃+數據反饋;
4、通過多次的項目執行形成自己的多渠道營銷知識體系理論,并不斷優化升級,豐富知識體系;
5、并保持與同行或者不同行業人員的溝通交流,隨時調整、改變和豐富自己的認知。
作為一名整合營銷從業者,經常會被客戶咨詢到新產品、新業務該如何在市場推廣的問題。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發現,因為行業、產品特性以及目標用戶的不同,推廣方式方法也略有所差異,但是,在諸多的差異中總會有一些共性的地方,這也成為了線上整個營銷方案的精髓和核心。在下面的內容中,我們傳播的角度對這個問題展開描述。
整個推廣策略可以總結為,20個字:品牌先行、口碑輔助、流量驅動、載體營銷、內容深耕(其實,在實際的應用中,他們的正確順序應該是載體先行、品牌樹立、口碑輔助、流量驅動、內容深耕)。
一、營銷推廣策略解讀
為什么要優先樹立品牌?我們又該如何理解這20個字的營銷策略?
目前行業內普遍認為,品牌承載的更多是一部分人對其產品以及服務的認可,是一種品牌商與顧客購買行為間相互磨合衍生出的產物。相較于不知名的品牌,消費者更傾向于有知名度的品牌,所以產品在誕生之初就要樹立品牌意識。
在推向市場的那一刻更要將品牌形象的樹立提升到重要位置,只有這樣才能在碎片化的互聯網時代迅速占領用戶心智,通過一系列的營銷推廣手段,產品知名度迅速提升,品牌形象逐漸樹立。這時候,產品最終和用戶的見面,直接體驗帶來的各種口碑評價自然會在朋友圈、社交媒體以及搜索引擎等平臺沉淀下來。
如果是產品負面評價的內容,他們的存在勢必會對其他潛在消費者決策產生影響,所以,在品牌推廣的初期,就要配套相應的口碑內容,通過正面的口碑內容進行維護和干預,并對潛在用戶群體進行口碑的引導。
案例:曾有幼兒早教機的客戶,在方案初期,我們建議配套產品使用說明、使用注意事項等相關口碑內容沉淀,但是他們認為這樣的內容不會對銷量帶來幫助,沒有采納。等方案執行一半的時候,由于用戶對產品某個功能不了解,又沒有相應的內容幫助用戶解決這個問題,于是他在某平臺發布相關的負面言論。搜索品牌或者產品關鍵詞,位置特別明顯,這時候客戶才意識到自己當初的決定是不明智的。
品牌形象逐漸建立,用戶口碑趨于穩定,這時我們就要更多的精力放在用戶流量,只有持續的流量導入才能讓一個企業立于不敗之地,進而更好的為用戶提供有價值的服務內容。而怎么持續的產生用戶流量,這就涉及到了營銷渠道建設的內容。在這里,我們提出了載體的概念,也就是載體營銷。
在PC及移動互聯網時代,線上營銷載體不斷涌現,在這里,我主要分為四大類,他們分別是官網、微博、微信和第三方平臺。
在四大營銷載體初步搭建完以后,我們也將進入到了營銷推廣最重要的一個階段,那就是多渠道或者單一渠道精細化內容的運營和維護。有了前四個階段內容的沉淀,這個階段的營銷難度有所降低但仍然不能小覷,因為所有的精細化內容既關系到品牌美譽度、口碑的提升,也關系到企業由產品實現現金流的真實轉換。需要注意的是,究竟是選擇單一渠道,還是多渠道內容同時發力,要根據產品特性、目標用戶人群消費行為特征以及現有能調動的資源等因素具體考量。
二、載體營銷
載體營銷是美國斯坦福大學提出的一種模式。其基本經營理念為:先進理念+完美平臺(營銷的承接整體)+完善服務+良好信譽+優質產品=巨大商機。通俗的講,當一個用戶產生需求,比如需要一臺電腦,那他可能會通過朋友圈、相關專業網站等渠道了解電腦品牌及相關信息進行決策,然后在某電商平臺下單完成購買。對企業來說,在這個過程中,電腦訊息網站或電商平臺就是一個載體,他不但幫助企業展示電腦產品信息,并通過自己良好的信譽成功連接購買用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