抖音直播帶貨變現趨勢 抖音直播帶貨有哪些技巧
短視頻行業2020年將達到10億日活,抖音總裁張楠在今年8月預測。就目前數據而言,抖音和快手兩大平臺日活總共才剛過5億,在流量為王的時代,日活5億流量剩余,意味著短視頻流量爭奪戰還將繼續進行
短視頻行業2020年將達到10億日活,抖音總裁張楠在今年8月預測。就目前數據而言,抖音和快手兩大平臺日活總共才剛過5億,在流量為王的時代,日活5億流量剩余,意味著短視頻流量爭奪戰還將繼續進行。
那么在這場商業變現的無煙戰場中,抖音短視頻電商變現是否還將延續2018年,在將近200億的抖音營收中電商收入依舊占比很少?而快手的電商變現卻是抖音的近10倍呢?
短視頻市場穩定局勢已出現裂縫
今年6月,快手創始人宿華發布一封內部信,宣布快手必須要改變,年底要沖破3億DAU的目標,這也是“佛系”的快手,頭名次定KPI目標,頭名次號召全體員工進入戰斗狀態。這種相對狼性的企業文化被鼓動起來,使穩定的短視頻市場出現波動。
緊跟其后,抖音在首屆創作者大會中也開始大談普惠與真實,這意味著抖音的也要進行下沉市場滲透,進軍二三線城市,爭奪后的短視頻用戶市場,提升用戶增長數。抖音的這一舉動使兩大平臺用戶爭奪賽打響,波動的市場直接出現裂縫。
其實,今年5月抖音和快手的用戶重合度達到46.5%,且二者重合用戶的規模還在不斷上升,而在2018年初,快手的重合占比只有14.6%,抖音為27.4%。這一數據表示,抖音用戶正在下沉,而快手也在向一二線市場猛攻,兩個平臺都在向雙方陌生的市場進攻短視頻市場的紅海。
目前短視頻電商市場
抖音電商變現比較艱巨
有一句話被廣泛流傳:要刷屏、要爆款,找抖音;要轉化、要私域,找快手。電商變現相對于強勢的抖音,快手的變現轉化一直備受帶貨達人的偏愛。
l 歷史溯源–產品定位
快手在短視頻賽道入場早,產品定位是去中心化,每個人在平臺里都是平等的,沒人會被特殊對待,即時明星和頭部達人都要精心運營自己的賬號,才會有流量支持。
抖音是后來者,要想打贏這場短視頻比賽,必須選快手的弱點與其對標。所以抖音選了類似于微博的中心化決策,對紅人、頭部機構支持力度較大。
快手這一達人自運營模式,使KOL和粉絲之間的關系聯系密切;而抖音是平臺強運營,相對來說達人和粉絲的親密度較小,所以相較而言快手比抖音的電商變現轉化高。
l 平臺算法–去中心化與強中心化較量
快手流量采用去中心化方式,平臺弱運營,強社交,強關注。主張不能讓頭部效應過于嚴重,使其拿走絕大部分利益,這樣保護腰部和長尾創作這的內容得到分發,使整個平臺能夠看到各式各樣的視頻,內容豐富度遠遠高于抖音。所有的創作者的視頻都會被推薦,使每個快手在記錄生活的同時,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關注者。
而抖音強中心化,流量推薦主要分發公式為流量池+疊加推薦+熱度加權,抖音的視頻發布,頭名步首先進入初始流量池分發給相同的標簽用戶及10%的關注粉絲,其公式為初始流量池=標簽用戶+關注粉絲,這種中心化分發邏輯,管控過強,只有精心設計的精致內容才會被推薦,導致用戶與內容創造者之間不會得到深度鏈接。
l 平臺陣地–人員構成
快手達人陣地早期是由YY遷移組合而成,其主播幽默風趣、互動性強、帶貨能力高。而快手主打二三線城市,用戶即買方由于是購買力相對低,信息不對稱比較嚴重,收入限制,獲取購物渠道相對較少,要求產品的性價比更高,更側重于產品本身能給自己或者家人帶來長久的效益,所以當被某個主播的個人魅力征服之后,追隨度也會較高。
所以帶貨主播和買方的關聯度高,粘度較高。快手主播的一句“老鐵”就會產生變現行為,粉絲和KOL的粘性形成“老鐵經濟”。用戶粘性的強,使得出了快手電商神話,網紅辛巴結婚直播帶貨1.3億,外加漲粉241萬。
而抖音達人陣地是從帥哥、魔性音樂和妖嬈舞蹈發展起來,注重明星和頭部達人。抖音初始用戶大都是一線城市,一線城市的人擅于彰顯的個性,獨特。這些用戶大部分是年輕人,自我意識高、獨’立性強。而且在這里信息高度膨脹和發達,信息不對稱性很弱,表現在抖音里只有自己喜歡的,才會被種草,當然被種草之后,也可能會跳轉到其他的平臺購買東西。所以達人和粉絲之前的關聯緊密度才不會很高。
l 平臺內容–精致與質樸